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《貫徹實施〈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〉行動計劃(2015—2016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計劃》),就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、團體標準培育、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等工作對改革第一階段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。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標準委有關負責人,就行動計劃進行解讀。
數量龐雜,各級標準執(zhí)行困難
強制性標準是監(jiān)管的底線。據了解,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、行業(yè)標準、地方標準達1萬余項,數量龐大,制定發(fā)布主體多,各級強制性標準之間缺乏有力的組織協調,交叉重復矛盾難以避免。這些交叉重復矛盾既造成企業(yè)執(zhí)行標準困難,也造成政府部門執(zhí)法尺度不一。因此,必須開展強制性標準的整合精簡工作,將現行強制性國家、行業(yè)、地方標準整合形成強制性國家標準一級,做到“一個市場、一條底線、一個標準”。
根據計劃,到2016年底,將對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、行業(yè)標準、地方標準進行逐項清理評估,并作出相應處置:不再適用的予以廢止;不宜強制的轉化為推薦性標準;符合健康安全環(huán)保目的的強制性標準,提出繼續(xù)有效、整合、修訂的結論。同時在工業(yè)領域先行開展整合修訂試點,制定發(fā)布覆蓋面廣、通用性強的強制性國家標準。2017年開始,將逐步開展強制性標準的整合修訂工作,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,形成新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。
對于推薦性標準,國家標準委負責人認為,一方面政府部門應主動強化在法律法規(guī)、政策文件、政府采購等行為中引用和使用標準,加大標準實施力度,擴大標準的影響力;另一方面標準化主管部門也要積極提升標準的質量和適用性,使標準更好滿足經濟社會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需求。
企業(yè)標準備案時間由
上一篇: 針對新版ISO 14001的 25條建議 下一篇: 審核中如何理解產品的接收準則